機器戰(zhàn)勝人類,但人工智能在營銷界早已不是新鮮事了

2016-03-10

今天下午,谷歌的人工智能AlphaGo和韓國棋手李世石的圍棋比賽終于開始,并且以機器人戰(zhàn)勝告終。這次谷歌人工智能的取勝,至少又掀起了一股人工智能熱。其實,在營銷界,人工智能已不是新鮮事。




今日下午,在韓國首爾舉行的人機圍棋大戰(zhàn)第一場比賽終于出結果了。Google的人工智能AlphaGo(阿爾法狗)戰(zhàn)勝了韓國圍棋職業(yè)九段圍棋手李世石。



圍觀網(wǎng)友紛紛表示,結局有點想象之中,又有點意料之外。



先來普及一下:雙方需要交戰(zhàn)五天,第一局由人工智能勝出。交戰(zhàn)一方李世石為韓國圍棋職業(yè)九段圍棋手;另一方AlphaGo,它的的背后則是一套神經網(wǎng)絡系統(tǒng)。

很多人會認為人工智能缺乏真實感,不現(xiàn)實,但事實上,從擊敗世界冠軍的AlphaGo到無人駕駛汽車、再到Siri,這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人工智能。

其實在營銷界,人工智能早已不是新鮮事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到人工智能將會給營銷界帶來不一樣的曙光。

●●●
人工智能在營銷中的實例


1、虛擬現(xiàn)實:戴上虛擬現(xiàn)實設備,就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場景

麥當勞在瑞典推出vr眼鏡,消費者只需利用麥當勞的餐盒即可改造成虛擬現(xiàn)實眼鏡。麥當勞表示反響不錯,很有可能在全球范圍內推廣。



2、自動識別系統(tǒng),與觀眾進行互動

在與人類互動方面,除了眾所周知的Siri,還有很多廣告主都在嘗試這種營銷方式。2015年,廣告公司M&CSaatchi開發(fā)了一個會根據(jù)觀眾反應“進化”出獨特廣告的戶外廣告牌,它可以感知受眾的反應,從而篩選廣告進行推送。



3、音頻聚光燈的應用:天外之音只讓你聽

新西蘭的allgood品牌為了在超市里推銷它的香蕉,利用了一個叫“音頻聚光燈”的技術。每當有消費者站在指定的地點時,就會出現(xiàn)一個“天外之音”,并且這個聲音只有消費者一人能聽到,其他人則繼續(xù)安靜地的購物。



4、追蹤人類行為、動作以及各類隱私

ClearChannelOutdoorAmericas是一家戶外廣告牌公司,其使用“RADAR”技術的廣告牌可以追蹤人們的手機信號,從而了解這些路人經過廣告牌之后干了些什么,掌握你接下來幾個月的行動,同時也可以推算出訪問者的年齡、性別、時間等因素。



5、人臉識別技術:因人而異投放廣告

紐約的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ImmersiveLabs在其生產的數(shù)字廣告牌上安裝了一款軟件和網(wǎng)絡攝像裝置。該廣告牌通過人臉識別技術,可以識別觀看者的體貌特征、看廣告的時長等信息。廣告商們利用這些數(shù)據(jù)來衡量廣告投放的效果,更加合理地選擇廣告投放區(qū)域。


●●●
總結


人工智能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。

當你和Siri聊得很high的時候,其實和你對話的就是人工智能。

在營銷界,人工智能勢必會給營銷帶來不一樣的色彩。

接下來的比賽,到底是人類獲勝還是人工智能更勝一籌,梅小花和大家一起期待!

·END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