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交媒體上最被用戶買賬的八大營銷方法,你值得擁有??!

2016-02-01

社交媒體的興起和發(fā)展,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顛覆性的變化,迎合這一趨勢,那些頗有心機的營銷者們不輟的創(chuàng)新實踐,不斷嘗試和探索讓用戶輕松買賬的營銷方式。盤點一下,在社交媒體上最被用戶買賬的營銷方法都有哪些?




一,故事營銷

故事營銷是內(nèi)容營銷中最好賣的方式之一,在社交媒體上,也極易形成傳播。

從故事的角度去分析,愛聽故事是人的天性,一個有好故事的人,更容易被記??;一個有好故事的產(chǎn)品,在市場上也會更有明顯優(yōu)勢。



NewBalance講的李宗盛《致匠心》的故事就是代表之一。

一個故事,讓這個品牌格調(diào)陡然升了一大截!

二,借勢營銷

借勢營銷是社交媒體上最好賣的營銷方式之一,毋庸置疑!喜歡玩社媒的我們一定也少見不了一些借勢營銷例子。

借勢營銷有兩個關鍵點:

一是速度,一定要快,因為熱度轉瞬即逝。

二是要討巧,巧妙的讓自己傳遞的信息與借勢主題相融。

就像2014年阿里發(fā)布“去啊” 引發(fā)旅游品牌大狂歡一樣!







三,公益營銷

公益營銷在社交媒體上的傳播威力,我們大家一定都見識過,2014年的冰桶挑戰(zhàn)我相信很多人仍舊記憶猶新。



公益——作為公眾最關注的內(nèi)容,一直牽動著熱愛生活的每一個人,當它被某種創(chuàng)意的表達方式展示時,借助社交媒體的威力,是極易形成傳播的。

四,情感營銷

社會化營銷的核心應該是讓傳播具備“人格”屬性,基于“情感”、“行為”、“認知”等多方面,與消費者產(chǎn)生關系和鏈接,這其實也是情感營銷的核心。

提到情感營銷,很多人會想起老羅和他的錘子手機,作為以情懷自詡的老羅,其實真沒少賺取大眾的同情。這或許也是錘子手機短時間就集聚大量人氣和口碑的原因之一吧。



五,惡搞營銷

在網(wǎng)絡時代,眼球上升為經(jīng)濟,娛樂也成了一種生產(chǎn)力!

有一種娛樂,誕生于網(wǎng)絡世界,體現(xiàn)著草根的智慧,如今無處不在,觸手可及,這就是“惡搞”,而營銷界利用惡搞智慧,又將其演化成了一種營銷手法。

比如下面這則在微博上火了惡搞視頻,幾個大媽只是去公廁上個廁所,結果出來后竟然發(fā)現(xiàn)——整個世界都變了!



當然,惡搞不是亂搞,惡搞營銷其實是一種營銷智慧,考驗的是企業(yè)的胸懷,拼的是創(chuàng)意。

這是網(wǎng)易新聞的一個我要上頭條功能,可以幫你輕松生成一個娛樂頭條,頁面十分逼真,就如同真的網(wǎng)頁一樣,讓許多小伙伴玩的不亦樂乎。



六,賣萌營銷

有句廣為流傳的俗語:強大者苦逼,弱小者享福,而賣萌者得天下。

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賣萌營銷的威力,賣萌是一種品牌親民化溝通的方式,也是品牌與消費者互動的一種方式。

賣萌方式也多種多樣,有的通過小孩,有的通過動物,有的則本身就擁有“萌基因”。

下面的海報你一定印象深刻,這可是賣萌營銷的典型呢!



七,話題營銷

話題營銷對于每個社會化營銷從業(yè)者來說,并不陌生,大家認識它可能更多是在微博上,比如大家剛剛吐槽過的#猴年春晚吉祥物#。



話題營銷具有它的天然優(yōu)勢,作為熱點討論內(nèi)容,通過轉發(fā)話題,可以迅速形成一個數(shù)量級的傳播效果。每做營銷,必做話題,似乎也印證了它在社會化營銷領域不可撼動的地位。

八,事件營銷

什么是事件營銷?有人易把事件營銷和借勢營銷混淆,其實他們還是有區(qū)別的。

借勢營銷是借助某個事件進行傳播的營銷,它不是事件發(fā)生的主體,借勢營銷具有依附性,時效性。

而事件營銷本身可以是事件發(fā)生的主體,是自己創(chuàng)造出來的。



舉個簡單的例子,某品牌贊助世界杯策劃了相關活動,那可以是事件營銷。如果這個活動火了,被別的品牌爭相效仿和利用,那利用這個事件的是借勢營銷。

好像有點亂哈~大家好好琢磨琢磨。

從某種程度上講,社會化媒體營銷是個四兩撥千斤的活兒,但它拼的不是錢,不是資源,而是創(chuàng)意和速度,歸結到底還是團隊的功力 。